假蒟(学名:Piper sarmentosum Roxb.),又名蛤蒌、假蒌、山蒌等。多年生、匍匐、逐节生根草本,长数至10余米;小枝近直立,无毛或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。叶近膜质,有细腺点,下部的阔卵形或近圆形;叶脉7条,干时呈苍白色,背面显著凸起;上部的叶小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;叶柄长2-5厘米,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;叶鞘长约为叶柄之半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。雄花序长1.5-2厘米,直径2-3毫米;总花梗与花序等长或略短,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;花序轴被毛;苞片扁圆形。雌花序长6-8毫米,于果期稍延长;总花梗与雄株的相同;苞片近圆形。浆果近球形。花期4-11月。 [1]
产于中国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、贵州及西藏(墨脱)各省区。生于林下或村旁湿地上。印度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。可药用,根治风湿骨痛、跌打损伤、风寒咳嗽、妊娠和产后水肿;果序治牙痛、胃痛、腹胀、食欲不振等。也可食用,蛤蒌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,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或做蛤蒌饭,它的美味经常和紫苏相提并论。